首页科技快报文章详情

我来聊聊12岁的鸟哥笔记可能快倒闭了

2022-09-15 20:40:47 143

中秋节第一天上班,鸟哥笔记的CEO戎斌源在其公众号上发了一篇文章《12岁的鸟哥笔记可能要不行了》大概意思是鸟哥笔记网站入不敷出,面临倒闭风险。

鸟哥笔记是一个类似36kr、钛媒体、虎嗅、创业邦一样的媒体网站。老板说:将近15人的团队,每年200-250万的人力成本,房租水电物业福利各种成本20万,每办一场线下活动3-5万,在过去的12年里平均每年亏损400万

15人,每年200-250万的成本

人力成本支出折中算230万、15人,平均每人15.3W年薪。这意味着有资历的老人会拿着2-3W的月薪,实习生一般也有6-8K的月薪。这个薪水在上海属于中上游水平了。可以说,CEO戎斌源非常重视人才了,但高薪也意味着高成本。

房租水电物业福利各种成本20万

说明鸟哥笔记的租房成本不高,杨浦区属于上海近郊区,房租约为1W左右,卢松松公司和他差不多,只可惜松松公司在远郊区。

每办一场线下活动成本3-5万

我很奇怪难道每次线下活动鸟哥笔记都不收钱吗?你看看国内很多草根社群,每办一次线下聚会都是少则几万,多则几十万的收入。难道鸟哥笔记一定要学互联网大厂赔钱搞线下活动吗?为啥不找他们的金主爸爸,让他们免费提供下场地啊,这样每场能节约1W+,然后在找一些赞助商,也能收支平衡呀。

鸟哥笔记还说:我们有着100万PV的网站、有着90万粉丝、头条平均13000阅读的公众号,有着曝光过亿的自媒体账号,又新做了5个全新的媒体平台,(元宇宙内参、游戏之声、Tech时代、大厂公关、大厂人事)可我们却依然养不活这15人的团队

鸟哥笔记的运营模式没啥问题,但为啥会赔钱?

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:从2021年互联网大厂被锤开始,大厂收缩预算,没有那么多公关费支出了。 你像36kr、钛媒体、虎嗅,他们是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软文广告营销费用。大厂这两年往银行里存了2万亿,有钱也不花了 这些互联网大厂他们在微博上都不打嘴仗了,即使有负面信息都懒得删除了。

那么下游的公关公司、垂直媒体,自然而然收入就少很多,以前大厂随便外包一个都是百万起步,员工开高薪没问题,可现在不行了。大厂收缩预算、中小企业更别提了,连卢松松博客、A5站长网、站长之家的广告都没有了,几乎都是自家广告了。从2020年开始文字资讯类的垂直网站都不行了。

15个人是鸟哥笔记,1个人也是鸟哥笔记,所以鸟哥笔记不会倒闭的,只是收支不平衡,看不到未来,没有信心,老板焦虑了,但现在当务之急不是 开源 而是 截流 。 真的,毕竟每个月33W的纯支出能坚持多久?随着这些金主爸爸2023年的预算再度减少,鸟哥笔记在2023年会更难过的啊。

截流部分: 裁员能节约一半成本,这是当前鸟哥笔记支出大头。

开源部分:

(1)线下活动不能停,一定要多办,全国各地的办,但要收钱(至少要找赞助商)吧。

(2)多找一些 有交付 的业务,我看广点通、SAAS工不是你们广告主吗?先代理过来在说

以上内容纯属瞎说,仅供娱乐参考。

文章来源:卢松松博客,欢迎关注我的帐号哦!


B端的运营和C端运营的区别蛮大,看似有很多事情需要做,然而有好像没有多少事情需要做,即使做了很多事情,依然看不到太明显的效果。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,B端的运营到底做那些事情才有价值,或者说怎么才能让业务实现正向发展


为什么有的运营月工资可以开到2万+,有的只能拿7~8K,为什么同样毕业五六年的人,同学会见面时差距会那么大?是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模型不同,不同能力模型的价值是不一样的,而你具备的能力模型决定着你值多少钱。


我初入职场时,公司定下了年销售额2000万的目标,第一次学会拆解目标,把2000万拆分到每个月,每一天,然后每周,每半个月,每一个月做数据的汇总,看看离目标完成度还差多少,然后去调整后面的工作安排。

标签:

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
加入快审,优先展示

加入VIP

发表评论

  • * 评论内容:
  •  

精彩评论

  • 无任何评论信息!
最近提交超过1000个站点
最新快审入驻
快速审核方式: 加入VIP会员 申请快审
X
提交站点
提交文章
提交小程序
提交公众号